2023教師資格證考試每日一練第3期答案_中公網校

400-900-8885

2023教師資格證考試每日一練第3期答案

來源:中公教師資格考試網   發布時間:2023-01-06 17:19:07

教師資格證考試信息匯總
近期熱門公告 內部資料免費領 專業限制政策咨詢
沖刺點睛直播班 教資園丁明師課 教資筆試速訓沖鋒

科目一(1-2)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每組前一個圖形中的陰影向下方移動得到后一個圖形。

2.【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題干圖形依次順時針旋轉45°得到下一個圖形。

科目二(3-10)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的區分。學習困難綜合癥是指某些智力正?;蚪咏5膬和?,因神經系統的某種或某些功能性失調,使其在聽、讀、寫、算方面能力降低或發展緩慢以致陷入學習困難,具體表現有誦讀困難、計算困難、繪畫困難和交往困難等表現,題干描述學生在學習上存在困難,即為學習困難綜合癥的表現,因此,A選項正確。

B選項,學習倦怠不是一種心理障礙,只是一種暫時的厭倦狀態,不是心理問題。

C選項,抑郁癥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為特征的神經癥。過度的抑郁反應,通常伴隨著嚴重的焦慮癥。

D選項,人格障礙是長期固定的適應不良的行為模式。這種行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適當的壓力應對或問題解決方式所構成。

BCD選項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擇A。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兒童心理障礙強迫癥。強迫癥是一組以強迫癥狀(主要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癥。兒童強迫行為的主要表現是強迫行為和強迫觀念,強迫行為指當事人反復去做他不希望執行的動作,如果不這樣想、不這樣做,他就會感到極端焦慮;強迫觀念指當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慮的事情。兒童的強迫行為明顯多于強迫觀念,而且年齡越小,這種傾向越明顯。強迫行為在小學高年級男生中較多見。故本題選C。

5.【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元認知策略。邁克爾等人1990年做出的分類,可將學習策略分為三種成分: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其中,元認知策略是學習者對自己認知過程的認知策略,是對自己認知過程的理解和控制的策略,有助于學習者有效安排和調節學習過程。具體包括計劃策略、監視策略和調節策略。

選項A,做筆記屬于精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通過形成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使新信息更有意義,從而促進對新信息的理解和記憶的深層加工策略。常用方法有記憶術、做筆記、提問、生成性學習等。

選項B,列提綱屬于組織策略。組織策略是整合所學新知識之間、新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新的知識結構,便于理解和記憶。常用的組織策略有列提綱、利用圖形和表格以及歸類等。

選項C,設置學習目標屬于元認知策略中的計劃策略。計劃策略包括設置學習目標、瀏覽學習材料、產生待回答的問題以及分析完成任務的方法等。

選項D,統籌學習時間屬于資源管理策略。資源管理策略則是輔助學生管理可用的環境和資源的策略,具體包括時間管理策略、學習環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學習工具利用策略和人力資源利用策略。

綜上所述,本題選C。

6.【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形象聯想法就是把需要識記的材料與某些具體的事物、字母、數字、漢字,包括一些圖形等聯系起來,借助形象思維記憶和想象。諧音聯想法是指學習一段材料時運用聯想,假借意義,對記憶很有幫助。關鍵詞法是指將新詞或概念與相似的聲音線索詞,通過視覺表象聯系起來。語義指通過聯想,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賦予新知識更多的意義。題干中,將太陽和月亮放一起比較明亮是將學生原來學習的日和月與新學習的“明”聯系起來,將新舊知識建立起了聯系。因此本題選擇A。

7.【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奧蘇貝爾成就動機的分類。奧蘇貝爾等人把動機分為三方面的內驅力: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附屬的內驅力是指個人為了保持長者們或們的贊許或認可,而表現出來的一種把學習或工作做好的需要。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和獨立性地增強,附屬的內驅力不僅在強度上有所減弱,而且在附屬對象上也從家長和教師轉移到同伴身上。故D選項正確。

到了兒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屬內驅力的強度有所減弱,而來自同伴、集體的贊許和認可逐漸替代了對長者的依附。在這期間,贏得同伴的贊許就成為一個強有力的動機因素。而到了青年期,認知內驅力和自我提高的內驅力則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動機,學生學習的主要目的在于滿足自己的求知需要,并從中獲得相應的地位和威望。到了青年期,認知內驅力和自我提高的內驅力則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動機。

綜上所述,ABC均不符合題意,故此題選擇D選項。

8.【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耶克斯-多得森定律。耶克斯-多得森定律表明,動機強度與工作效率之間的關系是倒U型曲線關系。一般來說,動機強度處于中等水平時,工作效率。因此C選項正確。

A選項,動機強度與學習效率之間的關系為倒U型曲線關系,也就是說當動機強度超過一定水平之后不會提高學習效率,反而會使學習效率下降。因此,A選項說法錯誤。

B選項,動機強度與學習效率之間的關系并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而是總體上呈倒U型曲線關系。因此,B選項說法錯誤。

D選項,不同難度的任務的動機水平各不相同:當學習任務較簡單時,只有較高的動機水平才能夠達到學習效率水平,否則可能會因為動機不足導致輕視任務,從而使效率降低。故該選項說法有誤。

ABD三項均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擇C選項。

9.【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原型的活動結構,從而使主體明確活動的方向,知道該做哪些動作和怎樣去完成這些動作。原型操作就是依據智力技能的實踐模式,把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來的活動程序計劃,以外顯的操作方式付諸實施。原型內化,是指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實踐方式)向頭腦內部轉化,由物質的、外顯的、展開的形式變成觀念的、內在的、簡縮形式的過程。原型內化階段是心智技能形成的高級階段。題干中教師精細地演算例題使學生明白做什么和怎樣去做,屬于原型定向階段,故此題選A。

10.【參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高原現象。

(1)這樣的情況的出現,是練習中的高原現象。

(2)高原現象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個進步暫時停頓的時期,這就是高原期。高原現象的出現,表現為練習曲線保持在一定高度的水平線上而不上升,有時還有下降的趨勢。

(3)高原現象一般出現在練習的中期。這個時期練習的成績不隨練習次數的增加而增加,而是出現停滯。材料中當掌握的詞匯量達到3500-4500的時候,是第一個高原期;當達到6500-7500的時候,是第二個高原期;當達到9500-10500的時候,是第三個高原期。之所以出現高原現象是由于學習方法的固定、學習動機的減弱、學習意志薄弱、生理及心理的疲勞等。

(4)如何度過高原期,需要我們采取如下的策略:強化學習動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糾正學習中的弱點,改變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合理安排好時間;增強克服困難的意志,提高心理素質。

(責任編輯:李明)

分享到:
教師資格證筆試-作文專項講練直播課
免費領課專題

推薦課程

隨機推薦

更多課程

    日利奇之5-20下,學生用戶胡

    • 年度會員年度會員 68
    • 終身會員 198
    尊享12大會員特權
    1. 好課免費

    全國統一咨詢熱線

    400-900-8885

    課程咨詢請按1
    售后服務請按2
    9:00-21:00 節假日不休

    商務合作

    網校商務合作

    企業微信

    微信掃碼添加

    優職商務合作

    企業微信

    微信掃碼添加

    考編考證必備小工具
    中公網校小程序
    明師免費公開課
    中公網校視頻號
    中公教育官方網課平臺
    中公網校極速版APP
    資訊答疑試題
    中公網校公眾號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0218183號-41 京ICP證16118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0664號 電子營業執照

    国产J8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又长